第(2/3)页 不过现在,我谈一下这个荔枝,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: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,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 听张晓说,要做两道之前没有做过的菜,直播间里的观众立马跃跃欲试起来,要知道张晓的厨艺经过之前到访的几位粉丝亲自品鉴,并给出了高度评价,所以不管他们现在,是否能准备食材,最起码也得将菜谱记述下来。 不过对于张晓说的这几句诗,大部分早已将以前学的语文知识还给老师的观众们,怎么可能知道,更何况他们都不确定是否真的学过。 “不知道,不清楚,不了解!” “这种事问我就是白问,我是体育生,哈哈!” “好像是描写杨贵妃的吧,我曾经好像在哪听过。” “里面有荔枝,是不是和晓哥准备给我们介绍荔枝有关?” 张晓也只是随口一问,笑了笑道:“其实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,说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,听说岭南的荔枝好吃,便向唐玄宗撒娇,想吃岭南的荔枝。 可是当时的交通比起现在来说要多糟糕有多糟糕,从岭南到长安可是足足有数千里之遥,运得慢了,荔枝就会腐烂啊。 于是啊,咱们的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,传令快马日夜兼程将岭南的荔枝送往长安,这途中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匹战马,更别说士兵们流了多少汗水了,然而仅仅只是为了令妃子一笑,此举可与‘烽火戏诸侯’一拼了。” “大家知道么?《新唐书·杨贵妃传》里记载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骑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,已至京师。”杨贵妃爱吃荔枝,但荔枝易变味,那时候没有空运,只能靠驿传,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。” “那么,唐代的快递员(驿夫)一天要跑多远的路呢?隋唐时期的规定:邮驿分为陆驿、水驿、水路兼并三种,各驿站设有驿舍,配有驿马、驿驴、驿船和驿田。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,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,再快要日行300里,最快(比如送赦书,书到晚了,人可能就死了)要求日驰500里;步行人员日行50里;逆水行船时,河行40里,江行50里,其它60里;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。这个速度,并不逊色现在的快递,重要的是,驿使是国家官办,所有开支出自国库。在唐朝法律中,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。稍有差错,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。” “比如,驿长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,呈报经费支出情况。若有驿马死损,驿长负责赔偿;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,则“杖一百”。对驿丁的处罚更严。唐朝规定,驿丁抵驿,必须换马更行,若不换马则杖八十。唐律还规定,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,应遣而不遣者,杖一百;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,两天加倍,以此类推,最重的处徒罪二年。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,则罪加三等。” “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。这比现在的快递要严格得多得多。因此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很多次驿丁起义的事。比如唐武宗时候,肃州(治所在今甘肃酒泉)驿丁起义。为首者汜国忠、张忠都是亡命的囚犯。他们从肃州一直打到沙州,一路上得到各驿户的支持。政府得不到情报或得到的是假情报,仓皇不知所措,起义军却“张皇兵威”,“千里奔腾,三宿而至”。唐政府损兵折将,给统治者很大震动。” “这个还算正常吧,毕竟战事耽误了是大事啊!!” “不过还是不太人道,只能说挺严苛的吧。” “啧啧,唐玄宗也真是,就这么滥用资源为一个妃子满足私欲.....” “是啊,但就是这样的严苛的驿传制度,这样重要的国家资源,皇帝却没有拿它做与国政相关(或者皇帝昏庸地认为这就是国政)的事,而是拿它给自己的女人送小吃,国家不败,更待何如?杜牧的“妃子笑”三字颇有深意,因为我们大都知道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,点燃烽火,导致国破身亡(烽火戏诸侯)。读到这一句,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的。” “不过,就算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如何关心国政,最后也只落了个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倖名”罢了。赶上那样的历史时期,不管多有才华的人也都是无奈的。” 说完这个故事,张晓看了一眼趴在桌子上拄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的陈曦。 “咱可没有唐玄宗那么牛掰,只能悠闲自在的开着车,大老远的从昆铭来到这里,专门给夫人买荔枝吃一番了,哈哈。 不过虽然这是唐玄宗的所谓爱情故事,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荔枝确是一种令人爱不撒手的水果,要知道荔枝这种水果唐代就出现了。 要说荔枝这玩意是女人不得不吃的一种水果,也是情理之中,咱们就不说那些补脑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了,单单这祛斑和美容的功效我相信对女生们来说,十分具有吸引力吧?” 这一次直播间里平时不经常发弹幕的女粉丝们,一个个纷纷冒泡。 “晓哥,我要给你生猴子,好了,开场白说完了,晓哥,快说说这两个作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