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3章:恶人先告状,卑劣的“诉讼”-《高考落榜?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台下,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所有记者都被他这番饱含血泪的控诉所震慑。

    他抬起通红的双眼,死死盯着镜头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然而!就在这个时刻!林帆!”

    “这个被全城誉为英雄的龙河大学天才,利用来我司进行学术‘交流’的机会,用他那张无害的、天才的脸,骗取了我们的信任!”

    “他无耻地窃取了我们的核心代码!我们三年心血的结晶!”

    他指向身后的大屏幕,声音陡然拔高,充满了怨毒与不甘。

    “他拯救城市、让他封神成名的那个模型,是我们的!是彻头彻尾的,偷来的!”

    轰——!

    整个会场彻底炸锅。

    为了佐证他这番颠覆性的指控,他向所有媒体,展示了由“影子”势力精心伪造的全套“证据”。

    大屏幕上,画面切换。

    首先出现的是一份份密密麻麻的研发日志。

    从三年前的某月某日开始,详细记录了“城市交通优化模型”从概念、立项、到每一个模块的开发进程。

    日志的格式专业无比,充满了外人看不懂的技术术语,时间戳、负责人签名、版本迭代号,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那庞大的文档数量,足以让任何外行感到震撼。

    紧接着,是数万行的“原始代码记录”。

    一段段核心代码被特意打了高光,旁边标注着开发工程师的名字和完成日期。其中最关键的几个算法模块,完成日期,赫然标注在林帆回乡之前数月!

    最后,也是最致命的一击。

    一份加盖了律师事务所公章的“专利申请草稿”被投影出来。

    草稿的申请主体,是“天启科技”。

    申请的核心技术,正是“基于动态数据流的城市交通神经网络优化模型”。

    而草稿的生成日期,通过文档属性的“截图”,清晰地显示着——比林帆发布模型,早了整整半年!

    这一套组合拳,环环相扣,天衣无缝。

    从动机、过程到“物证”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闭环。

    它精准地击中了公众的心理——相比于一个横空出世、近乎神话的“天才”,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一个“努力的普通人被天才窃取成果”的悲情故事。

    舆论,瞬间引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