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五章 就地取材,时效至上-《替弟从军后,携百万神明镇华夏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斯威特斯基走到台前,没有立刻说话,而是操作控制器,将全息沙盘切换成了一幅复杂的物理模型和能量流动图。

    “诸位。”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,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学术权威感,低声说道:“我们面对的,并非单纯的超自然现象。”

    “它依然遵循着物质世界的基本法则,只是以一种我们未知的方式被放大和驱动。”

    斯威特斯基用了五分钟时间,将昨天与姬凌探讨的改变熔点的内容,用言简意赅的方式,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与会者面前。

    他没有使用太多高深术语,而是用撒盐化冰这个最朴素的例子作为引子,深入浅出。

    将科学相关的内容讲完之后,斯威特斯基再次开口道:“因此,我们得出的结论是,大规模播撒特定成分的融雪剂,是我们目前唯一可能扭转整个战区环境的战略级手段。”

    斯威特斯基的话音刚落,联军后勤总署的一位负责后勤补给的约翰牛国准将立刻皱紧了眉头,提出了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的一个疑问。

    “司令官先生,您的理论非常精彩。”

    “但恕我直言,要实现您所说的覆盖范围,我们需要的是百万吨级别的氯化钠!这个运输成本,时间成本,以及对我们脆弱后勤线的压力,都是不可能承受的!这个计划怕是……不太现实吧?”

    会场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的低语,许多负责后勤事务的军官都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相较于在战场上打仗的那些士兵来说,这些负责后勤工作的军官,往往会更多的精打细算一些。

    他们得考虑实际成本,得考虑运输成本和铺设成本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。

    他们的工作出现一点点的纰漏,受影响的,可能就是目前这里所有作战的士兵和军官。

    这个责任,他们可担不起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也不怕得罪人,有话一般都直说。

    因为现在把丑话说在前头,远比到真出事的时候百口莫辩好的多。
    第(1/3)页